首页  >  志愿填报 >  院校大全  > 

温馨提示

网页暂不支持该功能,请打开报考大学APP,使用该功能

学校概况

  • 贵州
    所在省份
  • 毕节市
    所在城市
  • 2005
    创建时间
  • 12000
    学生人数
  • 0
    硕士点
  • 0
    博士点
  • 公办
    办学
  • -
    男女比例
学校电话:(0857)8330068 学校官网

学校介绍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学校系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项目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百所产教融合应用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项目试点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贵州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显示全部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学校系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项目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百所产教融合应用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项目试点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贵州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贵州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1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29亿,纸质图书115万册,中外文数据电子资源平台10个。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47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有教职工870人,汇聚了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专家、省级学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市管专家和教授、博士等为代表的高素质人才团队。有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全日制本科学生12000余人。
  学校现有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建有贵州省重点实验室1个、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4个、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3个、毕节市人力资源产业园贵工程园区等平台;获批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2项,新文科建设项目1项,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项、省级一流课程4门,一流平台1个,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改革项目10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贵州省本科高校本科专业评估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近三年来,学校承担了5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面向未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培养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等需要的一线工程师和服务基础教育需要的一线教师为目标,立足毕节、服务贵州、面向全国,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贡献。(注:相关数据更新至2022年5月) 收起

院校分数线

显示全部院校分数线

院校设置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下设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生态工程学院 、矿业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艺术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14个学院;开设38个本科专业。

院系 专业(专业方向)
人文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力资源管理
教育科学学院 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外国语学院 英语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通信3G、4G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非师范)、应用物理学(应用电子技术方向)、物理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
化学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化学
生态工程学院 旅游服务与管理(非师范专科专业)、地理科学(师范) 、生物科学(师范)
矿业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非师范)、测绘工程(非师范)、安全工程、采矿工程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
艺术学院 舞蹈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师范)、音乐学(师范)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师范)、体育教育(师范)

专业特色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

省级重点学科
生态学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应用化学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
应用化学 逻辑学
特殊教育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
省级特色专业
应用化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
复变函数论 无机化学
      校级精品课程

序号
所在院部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立项时间
1
人文学院
古代汉语
卢凤鹏
2007年
2
外国语学院
综合英语
王乔英
2007年
3
外国语学院
大学英语
夏蔚兰
2007年
4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动物学
王延斌
2007年
5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磁学
王 朴
2007年
6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复变函数
金 瑾
2007年
7
人文学院
逻辑学
张学立
2008年
8
人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
母进炎
2008年
9
政治与法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
漆国江
2008年
10
政治与法学学院
毛邓三理论
刘晓红
2008年
11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
杨玉琼
2008年
12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篮球
王祯义
2008年
13
教育科学学院
基础心理学
李舒波
2009年
14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有机化学
刘高赋
2009年
15
人文学院
文学概论
刘代霞
2009年
16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高等数学
张云艳
2009年
17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学
陈坤浩
2009年
18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学
彭双艳
2009年
19
政治与法学学院
伦理学
李萍丽
2009年
20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矿山岩石力学
刘玉成
2011年
21
人文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
刘克礼
2011年
22
经济与管理学院
政治经济学
陈兴才
2011年

密码登录

手机短信登录

手机号码
密码
30天自动登录
登录

加入报考大学

助你考得好,更能报得好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设置6~18位密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注册

报考大学已全面升级,将提供更全面的院校信息与志愿填报服务,请先完善个人信息。

立即完善个人信息

欢迎进入报考大学

请选择你的考区所在地

开始使用报考大学
tel

全国咨询电话

400-100-0233

售前客服QQ 售后客服QQ
微信公众号
wx
扫一扫,最新报考资讯
微信公众号
app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