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填报 >  院校大全  > 

温馨提示

网页暂不支持该功能,请打开报考大学APP,使用该功能

学校概况

  • 河南
    所在省份
  • 洛阳市
    所在城市
  • 1952
    创建时间
  • 42000
    学生人数
  • 41
    硕士点
  • 8
    博士点
  • 公办
    办学
  • 57:43
    男女比例
学校电话:0379―64160726 学校官网

学校介绍

  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英文简称:HAUST)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
  学校1952年创建于北京。上世纪50年代中期,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1958年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1998年,划转至河南省管理。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洛工、洛医  
显示全部
  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英文简称:HAUST)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
  学校1952年创建于北京。上世纪50年代中期,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1958年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1998年,划转至河南省管理。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洛工、洛医、洛农合并组建河科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亲自为学校颁授校牌,并指出“组建河南科技大学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豫’战略的重大举措……河南科技大学要以创建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办成国内先进、居于省内高校前列、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和“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河科大精神,突出内涵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已初步建设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农、医、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21中国大学排名中名列第95位。
  学校目前拥有开元、西苑、景华、周山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600亩,校舍建筑面积 170万平方米。涵盖11 大学科门类,设有100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专业研究生授权类别。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4.2万余人、继续教育学生2.4万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50多人,各类国家及省部级人才等100多人。有11所附属医院,7所教学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首批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疑难重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成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3个学科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28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39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11个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0个。
  学校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连续获得全国高校第17位、27位等好成绩;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全国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保持在60-80位。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33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被全国轴承行业确定为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仅有高校,被誉为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
  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平台、83个省部级平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实现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零的突破;主持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6项,在“柳叶刀”、《Nature》子刊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00多篇;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70多项,主持获批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项目400多项。
  学校依托重型装备、农业机械、轴承、齿轮、金属材料、汽车与新能源、农业、医疗等方面形成的学科、科技、人才优势,助力“高铁轴承”“国家重大工程装备”“智能农机装备”等“大国重器”的研发,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认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与俄、美、英、法、澳等国家20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招收来自20个国家的学历本科留学生、研究生留学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科技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李克强总理对学校发展的殷切嘱托,以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团结协作、共谋发展、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办好“四学之大学”(学生的大学、学者的大学、崇尚学术的大学和具有一流学风的大学),全面加强 “双一流”建设,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光荣使命,为服务洛阳“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1年9月) 收起

院校分数线

显示全部院校分数线

院校设置

学院设置:

院别
简称
校区
院长
院党委书记
分团委书记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学院
西苑校区
邓效忠
王红乾
邓 瑞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院
开元校区
文九巴
陈拂晓
李 芳
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车动学院
西苑校区
徐 斌
袁红建
曹高洋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农工学院
西苑校区
姬江涛
陈玉浩
任 静
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信工学院
开元校区
普杰信
刘跃敏
许 惠
河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学院
开元校区
史敬灼
王祝伟
朱小波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建院 开元校区
王燕飞
赵荣坡 刘慧君
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建工学院
开元校区
张 伟
李 方
裴 丽
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化工学院
开元校区
马军营
易军鹏
魏倩倩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开元校区
刘溢海
周武军
韩 蕾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
开元校区
朱选功
郭培智
张怡帆
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法学院
开元校区
杨连专
殷伟敏
史俊洋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语学院
开元校区
张发祥
王学武
崔瑞红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农学院
周山校区
史国安
任章留
刘晓亮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
医学院
景华、西苑校区
涂心明
郭群森
陈 玲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科学院
周山校区
程相朝
张杰
张小玲
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设学院
开元校区
蒋 鑫
申松涛
时 博
河南科技大学物理与工程学院
物理学院
开元校区
李立本
刘国礼
李 燕
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统学院
开元校区
尚有林
尚有林
皇甫毅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开元校区
薛瑞泽
陈艳玲
苏芳芳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学院
开元校区
康怀彬
段变芳
魏 明
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院
法医学院
景华、西苑校区
莫耀南
张建伟
郭红霞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
林学院
周山校区
林晓民
范占标
郭平平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开元校区
武笑玲
席慧军
王 清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医工学院
景华、西苑校区
胡志刚
朱灵标
关 杨
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国教学院
开元校区
陈家新
武晓洛
曹义侠
河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继续学院
西苑、景华校区
李全安
蔡美丽
山 灵
河南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学院
西苑校区
霍 华
程荣超
许景明 

专业特色

      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8个):
应用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外国语言文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生态学 力学 机械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农业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作物学 植物保护 畜牧学 兽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第二批) 金属材料工程(第六批)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第六批)
      省级特色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013年) 法医学(2012年) 动物医学(2012年) 机械电子工程(2011年)
市场营销(2011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0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2010年) 自动化(2009年)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2009年) 车辆工程(2007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7年)
      省级精品课程:
机械原理 金属材料成型基础 电工学 机械制造基础
车辆构造 数控技术 法医病理学 机械设计
食品工艺学 C语言 机械设计基础 理论力学
测试技术 大学物理 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 人体系统解剖学
高等数学 药理学 机械工程材料学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
高分子化学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Fundamentals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Composit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省级教学示范中心: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食品加工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临床教学实验中心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密码登录

手机短信登录

手机号码
密码
30天自动登录
登录

加入报考大学

助你考得好,更能报得好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设置6~18位密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注册

报考大学已全面升级,将提供更全面的院校信息与志愿填报服务,请先完善个人信息。

立即完善个人信息

欢迎进入报考大学

请选择你的考区所在地

开始使用报考大学
tel

全国咨询电话

400-100-0233

售前客服QQ 售后客服QQ
微信公众号
wx
扫一扫,最新报考资讯
微信公众号
app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